打赢网售化妆品监管持久战
从虚假宣传将普通化妆品吹嘘为“治病良药”,到直播间爆款产品被曝出含有禁用成分……近年来,网售化妆品领域的违法乱象频频刺痛公众神经。这些违法行为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制约了“美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网售化妆品全链条监管,既是回应民生关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化妆品行业行稳致远的关键之举。
自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国家药监局加快化妆品法规体系建设,推动《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出台,构建起化妆品监管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从新品注册备案、功效宣称到标签管理,制度设计直指行业痛点;从明确第三方平台的审核把关责任,到压实网售经营者的合规经营义务,权责界定紧扣监管实效,全力保障网售化妆品质量安全。同时,针对网络售假、虚假宣传等顽疾,组织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专项行动,通过集中攻坚与常态监管结合,强力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化妆品网络经营生态实现系统性净化。
各地药品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升级监管手段,压实平台责任,强化协同治理,逐步探索出了贴合本地实际的监管路径。例如,北京市药监局创新构建“风险研判—科技赋能—主动监测”全链条监管三重体系,通过强化风险防控、深化智慧监管、增强主动监测,持续规范全市化妆品网络经营秩序;上海市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的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从坚持问题导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强化数智监管,提升“以网管网”能力;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网络监管效能;强化社会共治,形成网络治理新格局四个方面提出十二项工作任务,系统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网络销售治理体系建设,打造“两品一械”网络销售监督治理长效机制;江苏省泰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托网络监测与电子取证两大技术手段,用新技术赋能网售化妆品监管,有效解决监管对象数量庞大、调查取证复杂等痛点难点……这些因地制宜的探索实践既破解了当地的监管难题,也为网售化妆品监管制度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
规范不是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化妆品产业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的“美丽需求”,一头系着“美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伴随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消费者对化妆品的期待已从“有没有”的基础层面,转向对“好不好”的品质追求,更加关注产品的安全合规和实际功效。而强化化妆品网售监管,是涵养公平竞争生态的“净化器”,能够让那些有创新实力、坚守质量底线的企业在阳光下奔跑,让真正的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逐渐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从长远来看,网售化妆品监管效能的提升也将推动化妆品行业完成深刻转型:从流量竞赛转向质量深耕,从注重营销转向科技突围,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树品牌的长远经营。近年来,一批国货品牌凭借产品技术创新与透明合规管理实现逆势增长,也生动地印证了这一点。
可以说,网售化妆品监管,既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更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唯有坚持以技术创新提升监管效能,以责任落实守牢安全底线,以协同联动完善治理体系,才能让消费者的“指尖消费”更放心,让“美丽经济”在规范轨道上绽放持久生命力。
(作者:江苏省药监局泰州检查分局 汤伯兴)
(责任编辑:刘鹤)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