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药工作发生了哪些大事要事?

  • 2018-12-03 18:16
  • 作者:
  • 来源:中国中医

  2017年,中医药工作要事频现,亮点纷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中药中国行再启航,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这些重大举措托举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的“腾飞”。


  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女性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习近平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


  6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国粹有了国法保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等24部门启动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


  8月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门发布《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发挥中药材产业优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11月21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医药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


  中医药“一带一路”规划:中医药全球版图逐步拓展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至今还记得,多年前,他在芬兰教学时对学生们说,想要学习火针的使用,必须自己先体验。想不到的是,“每个人都伸出胳膊让我扎针。”


  疾病无国界,医疗无国界。医疗的本质就是要造福人类健康。中医药一直就在“走出去”的路上,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靓丽名片,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倡仪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医“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药被频繁纳入中外首脑会谈议题,成为国家层面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宗旨在于,以中医药“为世界提供服务”的理念,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和传扬,实现文化交融与贸易往来,促使中医药进一步“走出去”。


  为保障规划的贯彻落实,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设立了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


  中医药海外中心为沿线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增进了他们对中医药理论、服务、文化的理解和认可,也为提升当地民众健康水平提供了帮助,不仅在当地深受欢迎,也得到了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国外元首的高度赞赏。


  规划印发后,得到了中医药各界的积极响应。甘肃、云南等“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地区以及世界中联等学会组织以文促医、以医带药、以药兴商,用中医药健康发展共同打造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


  世界中联助力国家中医药 “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多次开展国际项目合作。2017年,世界中联与法国塞纳中心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世界中联——法国中医药中心”揭牌。目前,中法中医药中心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专项。自2014年起,世界中联成功举办四届国际中医药大健康博览会暨高峰论坛,覆盖“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万海内外中医爱好者参与。


  甘肃中医药大学设立“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迄今已招收35名留学生开展整班制中医药学历教育。为推动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落地生根,学校还与乌克兰等国共建8所“岐黄中医学院”、培训数百名临床医生,并在吉尔吉斯斯坦等地设立4个“中医中心”。


  云南省发挥中医药作用防控重大疾病,并辐射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开展十余年来,累计治疗艾滋病患者超过万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增加了中医药的吸引力。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国际化铺设了广阔平台,并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让传统医疗登上国际舞台的趋势相吻合。中医药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欢迎,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融、促进互鉴共赏的时代标签。


  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药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2017年7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


  回顾中医药法的立法征途,凝聚着几代中医人的汗水。从1983年已故著名中医学家,时任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提出制定中医药法议案,到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该法尘埃落定,虽征途漫漫,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1983年3月两会,董建华、王群等30位全国人大代表首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制定中医药法的议案。原卫生部当即成立了“中医立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研究中医立法工作,开启了中医药立法的历程。


  1986年,国务院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起草工作,并于2003年4月颁布。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部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它将多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医药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中医药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医药法的制定和出台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然而,由于其在法律权威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内容也不够完善,难以全面、有力地保护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加快了中医药立法的步伐。2012年,中医药法制定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此后,原卫生部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研究、论证,形成了中医药法草案的送审稿。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经历了立法的全过程。回忆草案送审的艰辛历程,他仍记忆犹新。他说,经过一审和二审后,最终形成了九章六十一条的三审稿。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也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专家就三稿中主要制度规范的可行性、出台时机、实施的社会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评估。会议认为三稿草案比较成熟,主要制度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在出台是必要的、适时的,建议尽快审议通过。


  2014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了论证充分,国务院法制办还赴北京、内蒙古、广东、贵州等地进行了9次调研,梳理重点问题,召开专题论证会。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对送审稿进行了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第1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并将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2016年12月25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以144票赞成、3票反对、3票弃权通过了我国历史上首部中医药法。宣布通过的那一刻,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1个小时后,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59号主席令,中医药法正式颁布。


  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法体现了中医药自身特点,改革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法的出台还有利于提升中医药的全球影响力。


  2017年6月21日,在中医药法即将实施之际,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召开宣传贯彻中医药法座谈会,邀请了全国人大法律委、法工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对中医药法的宣传贯彻工作进行动员,提出明确要求,有力推动中医药法的宣传贯彻落实。


  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动中医药法施行,并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制定中医药法配套制度,《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5个配套制度先后出台并实施。各地多措并举,落实法定职责,相继推动中医药地方条例制修订工作,各省均将中医药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中医中药中国行十年再启航:中医在人民心中开花结果


  “我宣布,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正式启动。”2017年7月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开幕式上宣布。


  这一天,距离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启动,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十年,中医中药中国行,一个响亮的名字穿越神州大地。


  这是力挽狂澜的历程。2007年,面对当时“废除中医”论调尘嚣再起,由23个部门共同发起的全国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中医中药中国行应时而生,正本清源,传递信心,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中医药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强化了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7年7月7日,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北京站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一直关心中医药发展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专门参加启动仪式并庄重宣布,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正式启动。一场中医药文化科普热潮轰轰烈烈地开启了。


  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主持启动仪式时,用三个“最”来形容这次活动——目前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


  中医药知识扎根基层,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中医药服务走进百姓身边,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种子在人民心中开花结果。政府、社会、行业、民众广泛参与,成为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参与最多的公益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


  2007~2010年,是中医中药中国行的第一阶段,以城市大型现场科普宣传活动为主。这一阶段为中医药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010年起,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二阶段适时启动,立足让基层人民群众得实惠,将活动重心下移,把“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作为主要工作。


  2017年,“中医中药中国行”进入崭新的第三阶段——“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启程。“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宣传活动。第三阶段中,中医药知识普及更加广泛,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中医药服务走进百姓生活,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逐步成为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选择和习惯。


  中医药文化在一场又一场的活动中深入人心,在一次又一次的义诊中焕发光彩,在一站又一站的传播中春风化雨。如今,北至漠河,南至南沙群岛,西至伊犁,东至厦门,中医中药中国行走遍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省份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星星之火,已经汇集成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燎原之势。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