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防治知多少

  • 2019-07-25 10:35
  • 作者:李景南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甲、乙、丙、丁和戊型这五种肝炎病毒最为引人关注,是由于其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巨大,同时可能引发疫情。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使数亿人罹患慢性病,并且二者合在一起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见原因。


  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即将到来之际,本版组织刊登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正确认识肝炎,增强防治意识。


相关概念和检测指标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黄疸和肝大等;实验室检查多提示肝功能异常,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等。


  多种病毒都可能引发肝炎,以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占绝大多数,分别称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上述5种肝炎均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过程,多数患者可自行恢复,治疗主要以对症和支持为主;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表现为急性炎症自行恢复,也有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炎症,病情长期反复,肝功能不断受损,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丁型肝炎在乙型肝炎基础上才会发生,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手段。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有何临床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 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能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大部分可在病毒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 HBsAb是一种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HBsAb。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也有少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肝,可能是不同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所致。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 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乙肝e抗体(HBeAb)阳性 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传染性低。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可结合HBV-DNA检测是否发生了病毒变异。


  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  是乙肝病毒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一般持续6个月,如果持续阳性,表示体内病毒复制活跃,易转为慢性。但该项检查精确率不高。


  ★“小三阳”表示没事吗


  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能说明很多临床问题。因此“两对半”的检测是各级医院广泛开展的检验项目。人们约定俗成地给这“两对半”5项指标排了个队,依次为:①HBsAg。②HBsAb。③ HBeAg。④HBeAb。⑤HBcAb。如果①③⑤项阳性则称为“大三阳”,①④⑤项阳性称为“小三阳”。


  所谓“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大三阳为e抗原,以此区别)、核心抗体三项阳性。大部分人认为“小三阳”就表示“没事”,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小三阳”分为两种,一种为病毒携带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医院检查乙肝病毒DNA阴性,监测肝功能持续正常,即为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种“小三阳”患者体内有活跃的病毒,乙肝DNA阳性,伴有肝功能的异常,即处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状态。所以并非“小三阳”就表示没有患乙肝。


传播渠道和预防措施


  ★乙肝是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吗


  乙型肝炎并不是主要通过饮食传播。事实上,通过饮食传播乙肝的可能性存在,但不是目前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就是患乙肝的母亲传染给腹中胎儿)、性传播(通过性接触传染)和血液传播(比如反复使用的针头,先穿刺过乙肝患者,再携带着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穿刺进入非携带者体内,发生传染)。


  ★丙肝传染与饮食有关吗


  丙肝的传播和乙肝类似,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进行的。但是如果出现比较特殊的情况,在一起吃饭的过程中共用餐具,同时有口腔溃疡、牙周炎等黏膜破损情况,接触到丙肝患者的唾液,是有可能感染丙肝病毒的。


  ★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预防乙肝传染最积极主动的办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血液传播需要做到慎重输注血液制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等物品。预防性传播,最好使用避孕套。女性在妊娠前患有乙肝的话,应采取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进行母婴阻断,同时要设法降低母血乙肝病毒载量。


  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及黏膜破损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子、臭虫等)传播也未被证实。


  ★注射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初次注射乙肝疫苗全程需要注射3针,接种第1针后,分别在1个月后和6个月后注射第2针和第3针。打乙肝疫苗前需要筛查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打疫苗的部位,新生儿是臀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是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一般打疫苗后抗体的保护效果能持续10余年,但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复查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抗体<10mIU/ml,可以打加强针。


  ★乙肝患者与家人、亲友接触时应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的家属应当积极注射疫苗 预防乙肝家庭传染最积极主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给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家庭成员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并且要定期去医院进行乙肝五项检查。


  乙肝患者性生活注意事项 若夫妻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配偶则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保护性抗体,然后可以过正常性生活。但也要注意性生活卫生,最好使用避孕套。


  乙肝患者和家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应当分开 因为乙肝患者的汗液、唾液、血液以及排泄物都携带乙肝病毒,要想预防家庭传染,应首先避免接触这些传播介质。此外,还要对患者的生活用品进行定期消毒,达到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目的。当多人一起就餐时,要使用公筷公勺,将食物取放在自己的碗碟中食用;或采用分食制,每人1份。家庭用具和食具要经常消毒。


  ★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孩子有哪些影响有两种影响。


  (1)乙肝病毒也会被父亲传播给孩子,但概率要比母亲小得多。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与孩子的密切接触。


  (2)父亲会把乙肝病毒的易感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其更容易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


  所以,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免疫预防。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0、1、6的顺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对怀孕和生产的影响


  ★携带乙肝病毒的女性可以怀孕生宝宝吗


  携带乙肝病毒的女性是可以怀孕生宝宝的。但是乙肝患者在炎症活动期间,如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异常升高,甚至有黄疸、部分肝硬化、乙肝病毒含量高等情况下是不能怀孕的。因为妊娠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患者不利,而且如果这时候怀孕的话,传染给孩子的概率也比较高。所以,携带乙肝病毒的女性要想怀孕,应该等肝脏不适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且保持稳定至少半年后,在身心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再怀孕,并且孩子出生后要及时和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以阻断垂直传播。


  ★妊娠期检出“大三阳”或“小三阳”该怎么办


        对检出“大三阳”的孕妇来说,此时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胎儿极易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在怀孕初期,孕妇和家人首先应考虑终止妊娠;如果已到怀孕中期不能终止妊娠者,分娩出生的婴儿无论有无病毒感染,一律马上注射乙肝疫苗,另外分娩后不能给婴儿哺乳。


  检出“小三阳”的孕妇,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如果HBV-DNA为阴性,且肝功能、B超及AFP等均长期正常,此时无病毒复制或复制程度很低,无传染性,无需隔离和治疗,可以正常生育。但分娩的婴儿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 HBV-DNA为阳性结果且肝功能异常,说明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应该采取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


  ★乙型肝炎母亲为什么不能母乳喂养


  乙肝母亲的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要想母乳喂养必须达到3个条件:一是母亲的乳头不能有破口,二是宝宝的口腔不能有溃疡,三是宝宝的消化功能要正常,而要同时达到这3个条件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母亲的乳头出现了破口,孩子在吸吮母亲乳汁时,母亲的血液也会被同时吸进宝宝体内,血液里的病毒就会进入宝宝体内,造成感染。如果宝宝有口腔溃疡,就更容易接收这些含病毒的乳汁。胃酸对乙肝病毒有杀灭作用,但是宝宝的消化功能本身就弱,如果再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譬如频频吐奶或腹泻,这时的消化功能就更差了, HBV感染的机会就会更大。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健全,一旦感染乙肝病毒,90%左右会引发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乙肝母亲最好不要母乳喂养。


饮食和营养相关


  ★肝炎活动期饮食要注意什么


  在活动期时,肝炎患者往往食欲不佳,还会出现厌油的情况,进食量少。在正餐之外,可以适量地食用一些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果糖),以快速提供能量。还可以多饮用鲜榨果汁、蔬菜汁、豆浆、脱脂牛奶、肉茸汁、鸡蛋清以补充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但是要注意,不要吃太多的糖,以免导致总能量摄入过高。不过分强调高蛋白,因为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负担也较大,活动期适量摄入即可。不可吃太多的油脂或脂肪,禁酒,避免刺激肝脏。中药常常需要经过肝脏来代谢,此时对中药一定要慎重服用。


  ★乙肝患者需重点补充哪些营养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乙肝营养治疗的目的就是避免肝脏的负担与伤害,促进肝组织再生,防止肝脏发生永久性、弥漫性病变,促进肝功能恢复。


  能量适当 适当的能量有利于肝组织修复及肝功能恢复,但过分强调高能量饮食不但增加肝负担,甚至可能发展为脂肪肝,因此供给须与体重、病情、活动情况相适应。


  蛋白质充足 足量优质蛋白质可提高酶的活性,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贮存,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和肝功能恢复。每日蛋白质摄入应占总能量的15%左右,可选用优质蛋白质如大豆及其制品和牛奶、瘦肉、鸡、鱼、蛋等动物性食品。


  避免过多的脂肪摄入 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热能的20%左右。应选择富含必需脂肪酸的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肝组织的修复。对伴有脂肪肝或脂质异常者应限制脂肪。


  能量来源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60%~65%为宜,以谷类为主。过多地吃葡萄糖、果糖、蔗糖等会加重胃肠胀气,同时易引起体内脂肪聚积。


  补充丰富而全面的维生素 维生素与肝病有密切关系,多种维生素储存于肝内,直接参与肝内生理生化代谢。


  要合理应用营养补充剂 对于那些胃口不好摄入营养素少的患者,除考虑增加食物品种及改善食物口味来增强食欲以外,还可以另外补充多种营养素,如维生素系列、钙和各种微量元素等。


  避免有害物质的摄入 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肝炎患者严禁饮酒;霉变食物、不合格饮水、油炸食品、烧烤腌制食物等含有致癌物,应尽量避免食用。


  ★肝病患者补充蛋白质食品应注意什么


  正常人体为维持轻微劳动每天所需蛋白质约70g,肝病患者为了利于肝细胞的再生修复,一天需要摄入90~100g蛋白质。给病毒性肝炎等肝病患者补充蛋白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动、植物蛋白质要等量搭配或至少3∶1搭配 摄入的蛋白质在消化后被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然后在肝脏中制造成人类最重要的肌肉和血液中的蛋白质。其实瘦肉中蛋白质含量只有16%~25%,仅依靠吃肉并不能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当动植物蛋白质每天等量搭配、均衡提供时,可弥补彼此不足,明显增加蛋白质的利用率。适量的植物蛋白能抑制动物性脂肪量,降低对动脉硬化的影响,保证肝病患者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


  按需摄入蛋白质 多余的蛋白质增加肝脏负担,转化为脂肪储存导致发胖甚至脂肪肝,反而会加重肝病患者的病情。


  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有肝昏迷趋势的患者,应少食甚至禁食蛋白质 肝昏迷恢复后的患者供给蛋白质也应从低量开始。临床上,个别患者因多吃1个鸡蛋而诱发肝昏迷也是可能发生的,所以饮食上应完全听从医嘱。要根据个人情况多次少量补充蛋白质,避免一次性过多摄入。


乙肝治愈标准


  ★乙型肝炎治愈标准是什么


  慢性乙肝的治愈标准包括临床治愈、基本治愈和彻底治愈3种。临床治愈是针对发病状态的乙肝患者而言,经过治疗肝功能完全复常即可判定为临床治愈。有30%左右的乙肝患者通过治疗能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


  基本治愈和彻底治愈是针对所有乙肝人群而言,既包括病毒携带者,也包括发病状态的乙肝患者。基本治愈指乙肝病毒的主要复制指标乙肝e抗原和 HBV-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正常,并且能够持续1年以上者。彻底治愈是指乙肝病毒的所有抗原指标转为阴性,肝组织检查未见乙肝病毒存在者。临床证实,每年有2%~4%的自然转阴率,经过治疗,转阴率可能稍高一点,但也只有不到8%的乙肝患者能够达到彻底治愈的标准。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
    为你推荐
  • 一文了解儿童多动症

    开学了,孩子们都已经回归学校和课堂。有些孩子不太爱学习,比较调皮好动,家长可能会担心,这是不是“多动症”啊?其实呢,好动情况和“多动症”并不是一回事,那具体什么是多动症,有什么典型... 2019-09-05 10:58
  • 慢阻肺患者须防骨松

    为什么呼吸疾病会与骨头相关?本期《生命时报》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礼仁,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2019-09-05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