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切片与中药饮片的思考与探讨(中)
产地加工快速发展
2017年以来,中药材种植加工成为产业化扶贫的重要举措。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全国592个贫困县全部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然而鲜药材不及时加工就容易霉变和腐烂,只有加工成干药材或切成片后才能销售与存放,而趁鲜加工成片,生产加工环节少、有效成分流失少,片型好、颜色正、成本低、质量优,能为农民增加收益,所以产地政府愿意支持产地加工,产地加工近几年发展很快,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了68个可以趁鲜加工的中药材,药材切片的有29个品种。但据笔者了解,目前实际在产地切片的品种很多,比如甘草、黄芪、党参、当归、山药、地黄、板蓝根、丹参、黄芩、桔梗、白芷、白术、白芍、川芎等,已经超出药典规定的品种范围。笔者认为,从现实来看,中药材趁鲜加工彻底放开,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工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提出,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可以预测,趁鲜加工的品种范围将逐步扩大。
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优势
趁鲜加工可减少中药材有效成分流失。事实上,多数中药材是可以趁鲜加工切片的,而且质量明显优于浸泡软化后再加工的切片。比如干天麻不易润透,切制后片型差;苏木干燥后难以切制,润制过程有效成分易损失;甘草、黄芪、桔梗、白芍、泽泻、川芎等药材,晒干运到饮片厂再加工时,必须经过长时间水润甚至浸泡才能切动,必然导致有效成分流失。
产地加工成片可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目前在我国,中药材主产区多数处于偏远农村,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加工成片可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还能为偏远地区创造就业,增加收入。
产地加工成片可降低物流成本。中药材在产地剔除杂质和切制成片,再进入流通环节,既能降低物流成本,又为城市减少垃圾。
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有利行业发展。近几年,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已成为行业共识,无论是在国家中医药产业规划,还是在2020版《中国药典》标准制定中都已得到体现。把饮片厂前移到道地药材主产地,并明确只加工一种或三至五种本地的道地药材,实施一体化加工其优势更明显:只加工一种道地药材,机械加工与质量检验设备投资少,对照品和检验人员减少,投入少、风险小、回报高,便于企业投产和做精做专、做大做强;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在工艺上是相互交叉、没有界限区分的,一体化可减少多次水润浸泡与重复干燥加工,避免成分与含量的流失;一体化加工可使药材损耗下降、节省能源,还可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一体化加工可保证药材来源清晰、质量稳定,有利于溯源追踪和分级流通,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将产地中药材是农副产品的商品属性,归纳进中药饮片的药品属性范畴中,更方便监管部门监管;可以将中药材生产种植规范与饮片生产规范相结合,有利于质量均一可控与品质的形成,从而保证中药饮片质量与临床疗效。
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路径建议
对于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实施,笔者建议,在道地药材主产地建设一批单品种饮片厂和区域饮片厂,通过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来集中与分流,实现互联网+全国统一配送与一站直达。
单品种饮片厂是指只生产一种或者几个品种的饮片厂。比如在甘肃建设只生产单一品种的“党参饮片厂”“当归饮片厂”;在四川建设“川芎饮片厂”“泽泻饮片厂”;在亳州建设“白芍饮片厂”;在吉林建设“人参饮片厂”等。
区域饮片厂是指只生产本地区道地药材的饮片厂。比如怀药饮片厂,只生产四大怀药饮片;还有磐五味、建六味、湘九味等,每个工厂只生产本地的几种道地药材的饮片。
在产地实现一体化加工,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医文化精髓与特征、符合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药材行业发展非常有利,势在必行。
事实上,部分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但是一体化进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药材的来源和属性区别对待,不能盲目扩大品种范围;一体化必须认真研究每种药材加工中的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工艺流程,一定要在减少有效成分流失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减少加工环节、提升饮片质量;一体化不是产地加工和炮制环节的简单对接,需要合理地进行中药材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的一体化研究,保障一体化进程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笔者认为,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通过溯源形成质量倒逼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而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既可从源头保证药材质量,又可解决当前中药材加工的尴尬处境,方便溯源和监管,应该大力提倡,积极推行。(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刘红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