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出台了《福建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省生物医药企业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发展,首个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馨可宁?9、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药品审评人员紧缺、检验检测能力薄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福建省药监局坚持统筹监管与服务,积极争取省委编办支持,通过优化机构设置、盘活编制资源等举措,激活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一池春水。
针对药品审评力量不足的紧迫问题,今年年初省委编办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支持省药监局利用直属事业单位的17名控编,紧急自主招聘一批药学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补充工作一线。6月初,其中10人被选派至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以干代训”,培训首月即人均完成审评报告6.8份,在首次考核中获评“优秀省局审评团队”且3人获评个人“优秀”,以“福建速度”赢得国家局层面的认可。为巩固提升本省审评力量,省委编办随后为省药品审评与监测评价中心核增7名事业编制。
在医疗器械领域,检验能力不足同样制约着产业发展。全省每年新申报的医疗器械上市前的委托检验中,相当部分需送到省外机构排队检验。厦门市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在全省处于龙头地位,每年医疗器械新注册产品品种数、产值均占全省的70%以上。为此,省委编办批复设立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厦门分院,所需编制由厦门市调剂15名、省级统筹7名解决。厦门分院将重点建设包括电磁兼容、电气安全、环境试验等9个有源医疗器械实验室,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资质认证并运行,实现“建在医药港、服务全厦门、覆盖到周边、辐射至全省”的目标。
此外,省内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亦有重要突破。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已于2024年成功获得国家局疫苗批签发机构授权,覆盖全省所有在产疫苗,实现本土疫苗“就地检验、快速上市”。同时,面对厦门大学、海沧生物医药港及特宝生物等创新主体日益增长的检验需求,省委编办近日专门为该院核增5名事业编制,用于加强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力量。
福建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省委编办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上的精准支持和高效赋能。下一步,我们将把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监管工作的发力点,用好用足编制,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罗益强)
(责任编辑:郭肖)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