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中药焕发新活力——鲁南制药的中药现代化实践之路

  • 2025-08-05 13:46
  • 作者:薛静文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治未病的健康理念,是应对现代健康挑战的智慧之源。当下,中医药恰逢振兴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我们以守正创新的定力传承千年瑰宝,用科技赋能的魄力开拓现代应用,让岐黄之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7月26日,在“第七届中药产业未来发展高峰论坛”上,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的激情演讲引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场以“智领中药新程,创启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峰会,是行业前沿思想的碰撞场,更是鲁南制药展示中药创新成果的窗口。多年以来,鲁南制药在中药领域深耕不辍,从研发到生产,从实践到理念,始终以“健康世界”的核心理念为引领,用创新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动传统中医药焕发新生。

  锚定疗效本质,以高标准筑牢中药根基

  如何以科学方法让中药疗效“说得清、道得明”,成为当下行业探索的重要方向,更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课题。

  “中药的疗效不能只停留在老祖宗的经验之谈里,得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说话,更得用现代科学厘清它为什么有效。”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刘忠的这句话,恰是对鲁南制药探索路径的生动注解。鲁南制药正循着这一路径持续发力,努力将高标准贯穿于中药研发与生产的全流程,尝试以扎实的数据支撑重新诠释“中药有效”的科学内涵。

  在研发环节,鲁南制药聚焦有效成分的深挖与验证。通过大量临床研究与基础实验,明确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清晰阐释中药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同时,鲁南制药的研发团队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有效成分”,即便国标不要求检测,仍不惜成本保留关键成分。如在该公司的产品鼻渊通窍颗粒中,辛夷与苍耳子中含有的挥发油是通窍的关键,却因其易挥发性常在提取中流失,而这一成分并不在国标的检测范围内。研发团队本着“效用第一”的原则,独创收集工艺,并斥资80余万元引进了进口设备,确保挥发油充分提取并精准掺入成品。

  “少了这部分成分,药效就打了折扣。”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代药业)中药生产车间负责人田智超说,这份投入正是鲁南对疗效高标准的坚守。

  在生产环节,鲁南制药严格落实研发环节确定的标准,为实现有效成分的稳定留存。以公司含11味药材的明星产品“荆防颗粒”为例,按照国标仅检测其中4味的主要指标,对其余药材并无特定要求。而在鲁南的标准中,不仅要求11味药材全部足量投放,还自主监控包括挥发油在内的全成分含量。

  “我们不做表面功夫,每味药材的功效必须全部落到实处。”田智超说,这些实践,不仅保证了我们产品的高品质高效用,也为行业标准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从挥发油的匠心留存到全成分的严格监控,鲁南制药以远超行业常规的标准,推动中药的“有效”从传统经验向科学实证逐步跨越。这种探索让每一件鲁南产品都凝结着“守正创新”的理念,也助力中药在严谨与创新的平衡中,真正成为可信赖的健康力量。

  科技重塑生产,用智能化激活制造效能

  “创新”在鲁南制药并不止步于研发。近年来,鲁南制药以数字化、自动化技术重构生产全流程,实现质量稳定与效率跃升的双重突破,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洁净的智能新路径。

  走进新时代药业的中药提取车间,智能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前处理环节,机械手与AGV小车默契配合,完成药材拆包、干洗、拣选、切制等工序,全程无需人工接触;中药提取车间,预处理后的原料经自动称重、精准投料,在电脑系统控制下进行恒温煎煮、真空浓缩,就连提取后的药渣也由专用小车自动清运,车间内洁净有序,没有一丝传统生产车间常见的粉尘与嘈杂。

  “这在十几年前想都不敢想。”新时代药业中药车间带班班长梁涛深有感触。2008年入职时,他是位一线操作工,每天推着数百斤重的药材车在粉尘中穿梭,手工分拣杂质,凭经验把控切药精度。“那个时候,夏天车间温度超过40℃,工作服一天能湿透三四次,提取时还要守着高温设备手动调阀门,生怕出一点差错。”

  2017年车间启动智能化筹划,梁涛主动请缨参与,跟着智能化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学习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从“体力型”工人转型为“技术型”管理者。

  “如今,只要坐在中控室就能通过电脑系统精准控制煎煮的温度、压力和液位,让药液在最优条件下完成提取,之后统一进储罐混匀浓缩,通过标准化处理确保每批有效成分均匀。”他说,现在整个工厂仅需十几名中控与维保人员,就能撑起近10亿元的产值,减少了粉尘污染对人体的伤损,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高温烫伤风险。

  来到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厚普制药)的中药制剂车间,条包口服液灌装、灭菌一体化生产线令人眼前一亮,在有节奏的机械运作声中,经过提取纯化的药液完成精准灌装、灭菌,被封装成条包口服液,最终一箱箱成品被自动运入仓库,生产高效而有序。

  据介绍,这条全数字化生产线在自动化控制、数据安全等多方面实现行业突破,数字化程度达95%,覆盖从药材处理到成品的全流程。其单条生产线灌装速度为660袋/分钟,现有生产线年产能超3亿袋。厚普制药在中药智能生产上累计投资超8亿元,不仅满足了当前的生产需求,还预留了充足的扩展空间,可随时复制多条生产线,为后续产能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新时代药业的智能提取到厚普制药的高效制剂,鲁南制药的智能化变革是设备的更新,更是生产逻辑的重塑。这里既有一线工人们从“汗流浃背”到“精准操控”的成长,也让中药制造在标准化、智能化中逐步摆脱对经验的依赖,为中医药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拓展市场边界,凭硬实力推动中药出海

  秉持着“健康世界”的理念,鲁南制药在深耕国内中药市场的同时,一步步敲开国际大门,书写着中药出海的进阶故事。

  早在2003年,鲁南制药就决定进军国际市场,在成立国际业务部的那一刻,便埋下了中药出海的种子。“仿制药能出海,中药为啥不能?”国际业务部在集团高层引领下,踏上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探索之路。

  “中药出海之路并非坦途。”鲁南制药国际业务部谢文利坦言,中药出海的核心挑战就是国内外药品管理体系的理念差异。欧美遵循的现代医药标准,强调成分的清晰化与可量化,这与中药复方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性形成适配难度;而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隔阂,也让中药推广面临天然阻力。相比之下,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因文化传统相近,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更高,市场准入阻力相对较小。基于这一市场特征,鲁南制药选择优先布局东南亚区域,通过深入调研当地健康需求、主动对接药监部门学习注册规范,为中药出海找到更易突破的起点。

  如今,这份布局已开始结出硕果。在东南亚市场,鲁南制药的荆防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产品已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实现注册上市。值得一提的是,鲁南制药的荆防颗粒、安神补脑液等产品在吉尔吉斯共和国获得注册,并凭借欧亚经济联盟的互认机制,打通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成员国的市场准入通道。

  要让中药在国际市场真正站稳脚跟,光靠市场布局还不够,必须以研发硬实力为支撑。鲁南制药在研发端持续发力,以荆防颗粒为例,企业投入了巨额研发资金开展基础研究,构建起扎实的学术支撑体系。这些努力收获了显著成果:2024至2025年,荆防颗粒相继在日本、韩国获得治疗面神经炎的专利;2025年5月,与荷兰药监局的科学咨询会议也获得了积极反馈。

  此外,鲁南制药还注重借助平台力量扩大影响。每年,企业都会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展会,在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同时拓展业务。在2025年第137届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新时代药业带去参展的荆防颗粒、首荟通便胶囊等核心中药产品广受关注;在中国中医药健康(澳门)品牌展会上,鲁南制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面对面沟通,积累客户资源,助力深耕市场。

  从最初的想法萌芽,到核心品种的海外突破,再到持续探索国际市场,鲁南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推动中药跨越国界。相信随着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与适应,未来必将有更多鲁南中药产品带着“中国智慧”,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薛静文)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