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药监局第二监管办年轻干部沉浸式培养手记“零距离”背后的成长密码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监管要躬行。按照天津市药监局党组关于沉浸式学徒制专业化人才培养行动的部署,市药监局第二监管办的年轻干部们最近深入“两品一械”企业一线,亲身感受行业脉搏,收获了满满的成长“干货”。
全周期跟班生产环节,触摸全链条质控溯源。在康希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监管干部变身学徒,利用一年的时间,全周期跟踪疫苗生产关键环节,不仅熟悉了生产工艺,还为企业指出潜在风险,研究高效检验方法,提出多项优化变更控制流程建议,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降低缺陷数量。在天士力控股集团,监管干部围绕两种丹参药品深度体验源头到成品质控溯源。深入了解了中药材GAP基地认证对源头质量的把控,以及污染控制策略在中药核心工艺中的应用。
走进临床“试验场”,把脉风险“前哨站”。走进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试验机构,监管干部详细了解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流程。重点区分了已上市器械在临床阶段的真实世界数据收集与安全性再评价,以及未上市器械在探索性试验中对有效性、安全性的核心关注差异。深刻体会到临床试验作为风险识别“前哨站”的关键作用,极大提升了在真实临床场景中把控风险的能力。
探访“老字号”焕新,解码“情怀”里的严标准。老牌国货万紫千红雪花膏的现代化车间展示了经典背后的严苛追求。从严谨的原料入厂检验,到灌装环节的洁净控制,再到成品留样追溯,每个环节都体现着老字号对安全有效的坚守。培训归来,年轻干部们的笔记本上不仅记满了技术参数和理论要点,更沉淀下对监管与服务关系的深层理解。他们看到了流水线背后现实的企业需求,也感受到质量安全那根须臾不可放松的红线。企业车间里那些专注的身影和精密的仪器,无声传递着对生命健康的尊重。
监管的智慧不仅写在文件里,更在作风转变中生长。沉浸式学徒制专业化人才培养行动正是推动干部队伍作风转变的生动实践,当年轻监管者的脚步踏进厂房,纸上规章便与产业实践融为一体——他们带回的不仅是企业诉求清单,更是未来精准服务与科学监管的导航图。这份来自一线的“深度体验”,必将转化为未来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温度的监管服务,以作风转变“实效”,护航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绩”,真正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服务企业、保障民生的强大动力。(杨菲)
(责任编辑:郭肖)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