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国制药行业环保这10年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胡芳 实习记者辛悦然) 制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00年后,我国制药行业发展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4857.3亿元,同比增长4.5%;营业成本为14152.6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为3506.7亿元,同比增长12.8%。从整体来看,医药制造业不仅利润总额在41个工业大类中排名靠前,同比增长也远高于平均增速。
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环保一直是悬挂在我国制药工业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尤其是对我国化学原料药制造业而言。作为我国医药工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化学原料药被国家列为重点污染行业之一,成为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重点关注的行业。
本文旨在从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药品风险预警平台收录的2011~2021年10年我国制药企业所收到环保行政处罚公开信息,洞察中国制药行业遭遇的环保压力和破解途径。环保依旧是影响制药工业健康发展的痼疾,改进工艺、清洁生产是制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2016年~2018年环保高压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明确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十条",各地纷纷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相关政策;2017年是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考核。
根据中国药品风险预警平台提供的数据,制药企业被环保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次数于2013年起出现直线飙升状态,并于2017年达到顶峰;2017年后,全国制药企业被罚次数出现下降,但如果以2017年为轴,2018~2020年被处罚次数依旧高于此前2014~2016年,尤其是2021年虽然只有4个月的数据,但这4个月的数据明显高于2012年全年。这说明我国制药企业目前依旧处于环保的高压态势当中。
图1 2011-2021年制药企业受罚次数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药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5%左右,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能耗消耗总量的约0.5%,废水排放总量占全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约2.5%,废气排放总量占全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约0.3%,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全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约0.2%。其中约80%是化学原料药产生过程中造成的。
环保压力也直接体现在原料药和制剂企业的数量上。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原料药和制剂企业数量在2016年出现了陡降,从2015年的5065家降至2016年的4176家,减少了近20%;该数据在2017、2018年分别为4376、4441。数字下跌固然跟2015年GMP集中换证有关,但也跟原料药和制剂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无不相联。
图2 2011-2021年全国原料药和制剂企业每年受罚数量
从10年间被罚企业数量也可以看出,其变化曲线与被罚总次数曲线一致,均是到2017达到顶峰(被罚企业数达279家),而后虽然呈现出下降趋势,但被罚企业数依旧高于此前,制药企业环保压力依旧存在。
制药大省环保压力也大
中国药品风险预警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202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均对本地制药企业开出环保罚单。其中,山东、浙江、广东、江苏、河南、北京、重庆、吉林、广西、河北等10个省(区、市)的制药企业收到的行政罚单相对较多,位列全国前十。尤其是排名前六的省份,制药企业收到的环保处罚次数远超前十中的重庆、吉林、广西和河北,几乎是后者的2~3倍。不难看出,制药大省环保压力较大。
图3 2011-2021年全国原料药和制剂企业受罚数量排名前十省份
根据《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2020年)》,截至2020年,全国原料药和制剂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江苏(444家)、广东(326家)、山东(305家)、四川(246家)、吉林(236家)、湖北(220家)、河北(213家)、河南(209家)、辽宁(174家)、安徽(173家),有七个省份同时位居制药企业环保处罚次数前十当中。
此外,浙江虽然原料药和制剂企业数量在2020年仅为126家,但浙江是我国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省,仅台州化学原料药出口占全国的1/10,其环保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企业受罚次数位也居全国前列。
图4 2011-2021年受罚的全国原料药和制剂企业所在前十省份
从具体省份来看,浙江、河南、北京、广东等省份在2016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2017年山东出现了全国最高峰值(其次是吉林、浙江、北京),此后相关数据虽然出现下降,但山东制药企业的环保压力依旧高于全国其他省份。2017年后,江苏、广东、浙江则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数字。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其在2021年的数字远超于其他省份。
不可忽略 “环保与验收”
制药工业的“三废”包括了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属于环境科学中定义的污水、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的范畴。制药工业生产工序繁多,使用原料种类多、数量大,原材料利用率低,产生的“三废”量大且成分复杂。
根据中国药品风险预警平台提供的数据,2011年~2021年10年间制药企业被罚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超标或者偷排(放)废水、废气、固定废物,三者合计达到被处罚原因的62%。从行政处罚书可以看到,制药企业超标或者偷排(放)废水的种种行为,不一而足,如有的企业生产废水未全部进入水污染防治设施处理,部分废水经雨水排口直接排出厂外,有的企业未保证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未办理有关环保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等涉及“环评与验收”的处罚,占到制药企业环保罚单的18%,位列第三。从涉及“环评与验收”罚单中可以看出,部分制药企业在新建或者扩建生产基地、生产线时,有意无意忽略环评就上马,有的为了实现早日生产,还故意篡改环评数据。制药企业环保意识待进一步加强。
图5 制药企业受罚的主要原因
中国药品风险预警平台显示,近10年来环保行政处罚次数排名前十二(有部分并列)的企业分别为河南省济源市济世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浙邦制药有限公司、济源金康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宁夏泰益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明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西南制药二厂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鲁维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巨邦制药有限公司、北大医药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绿之健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福胶集团东阿镇阿胶有限公司、山东格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年份分布来看,接受处罚主要集中在2016年到2018年。
图6 处罚次数最多的企业
国内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的重点企业并未出现在处罚次数最多的企业名单当中。
工艺改进、清洁生产是必经之路
根据中国药品风险预警平台数据,制药企业收到的环保行政处罚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罚款,二是停产。
数据显示,被罚金额最高的企业并不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而是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凉山新鑫中药饮片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该企业因“在未取得环评批复的情况下建设凉山新鑫中药饮片精深加工整体技改搬迁项目”,被罚140.28万元。
还有企业虽然被罚金额不大,但被要求停产。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8年被要求停产的制药企业数量较之其他年份都要高;此外近10年,广东、江苏、河南、湖北是企业被要求停产相对较多的省份。
图7 制药企业因环保问题被要求停产的年份
图8 制药企业因环保问题被要求停产的省份
无论是罚款还是直接停产整改,对企业的影响都可谓不小。在“两山理论”已经深入人心的当下,制药工业仍需要在工艺改进、清洁生产上下工夫,也只有这样,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国家药监局批准2款创新药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江苏晨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盐酸佐利替尼片上市,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上海正大天晴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格索雷塞片上市。 2024-11-22 10:2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